
内容简介:
《世界名画欣赏》收集了叁个世纪以来世界近500幅名画,可以称为是微缩了的美术博物馆,并可以放大到几近原大而保持清晰,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馆藏名画画面大,有一米见方:清晰度高,如见真画:操作简便,可拖动、放大、缩小画面整体及局部。赏晰性极强。并具有经典背景音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世界名画欣赏》,风流人物的选择!
一--------蒙娜丽莎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二--------最后的晚餐
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叁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着名的一幅。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叁--------背负十字架的基督
人物夸张、变形、扭曲,显示出在基督受刑之后,`群魔`乱舞,兴高采烈的情形;只是耶稣基督的面部描绘依然是尼德兰绘画风格。这种手法和风格在文艺复兴绘画中极少见到,一扫尼德兰绘画的冷漠、凝重、繁复和雕琢,从而渲染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的悲壮场景。
四--------嘲弄基督
嘲弄基督》 1504 - 1505 年 ,109x73.5cm ,板 油彩 ,Alte Pinakother,Munchen(慕尼黑老绘画馆) ,Matthias Grunewald(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 ,约1470 - 1528 年 ,德国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嘲弄基督》 此画表现基督被捕后被兵丁们嘲弄毒打的情节。画家通过画中不同人物的动作表情,竭力描绘残暴与善良的对比,使人产生对为信仰而忍受拷打屈辱的基督的同情与尊敬。画中人物造型明显受到老荷尔拜因的影响。画面情节也表现了16世纪德国人民的痛苦,它尖锐地反映出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与时代的特征。
五--------诽谤
15世纪意大利大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本名亚历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利佩皮(Alessandro di Mariano Filipepi),有两个人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洛伦佐·梅第奇((Lorenzo the Magnificent,1449-1492)和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这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前者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宝石爱好者、浪漫的情人和诗人,后者则是主张将一切浮华投入烈火的先知。洛伦佐·梅第奇是一位精明的外交家,以高超的手腕维持着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的和平。他统治的时期在意大利人眼里是一个文明的黄金时代,而他也为波提切利提供了慷慨的赞助。不过,在今天看来,自称能直接与上帝对话、以激烈狂热的言辞赢得了大批忠实信徒的萨沃纳罗拉对波提切利的影响可能更为深刻。
六--------圣母子圣安妮
《圣母子与圣安妮》 约1512 年 ,168.5x130cm ,板 油彩 ,The Louvre, Paris(巴黎 卢浮宫) ,Leonardo da Vinci(莱奥纳多·达·芬奇) ,1452 - 1519 年 ,意大利 ,佛罗伦萨画派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22-25.CCTV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 全34集 【TS 1080i国配中字198.87G】 CCTVHD Shi Jie Ming Hua E01-E34 1080i HDTV MPEG2-NGB